学术考核制度是学术不端的根源 专家建议建立黑名单

摘自  新华网重庆频道

       新华网重庆频道10月29日电(尹迪)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于17、18日在重庆举行。与会多位专家质疑学术考核制度,认为其造成了学术不端行为现象的根源。专家们建议建立统一的监督制度和共享“黑名单”,让全国同行都能知晓。

       中国科协2009年7月10日公布的“第二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”显示,3.4%、45.2%和42.0%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当前“抄袭剽窃”、“弄虚作假”和“一稿多发”现象相当或比较严重,认为“侵占他人成果”现象相当或比较普遍的比例高达51.2%。过半数(55.5%)表示确切知道自己周围的研究者有过至少一种学术不端行为。

  学术不端千奇百怪

      当下学术不端行为普遍存在,不仅限于普通的学者,部分国家顶尖科研工作者也卷入其中。今年2月科技部撤销西南交大教授李连生等在2005年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,四川大学李晓光因著作抄袭被解聘都说明了这个问题。

      《后勤工程学院学报》编辑林义华说,目前期刊界多数依靠“学术不端文献检索系统”来检测论文。这是个量化的标准,很难做到准确。期刊编辑将论文上传至对比库进行比对,如果待发表的论文与已发表的论文相似度超过30%,就认定为抄袭。

       他还表示,造假的环境催生出一条非法的学术产业链,有专门的代理机构在期刊出版单位和作者之间斡旋进行论文买卖。

       一位来自《中国科学》的专家称,很多学者选择抄袭别人的思想,将文字改头换面。编辑找不到具体的证据因此很难将其归结为抄袭。

    饱受诟病的学术考核制度

      《中国科学》的专家说,不管是学术论文还是学位论文,其实很多人都是被逼的。比如评教授,在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是个重要的指标。学者没有办法在短时间里完成这个指标便想着造假,通过买论文解决这个问题。因此营造了一种大浮躁的环境,学者很难潜心长期搞研究。

       据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钟紫红称,学术不端本身是一个道德问题,不是违法犯罪,只能从学术道德层面来约束。中国科协2008年的研究显示,39%和32%的博士对学术不端行为表示“值得同情”和“可以原谅”,这是制度重压下产生的一个怪现象。
林义华表示,做科研需要时间和能力,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去做科研。现在做科研的人并不是全身心投入,首先得完成所在机构的论文指标,之后才能搞科研。有些人适合教学,有些人适合科研,如果都唯论文是从,肯定是不合适的。

  专家提议建立共享“黑名单”

       当前,科技期刊对“问题论文”的处理措施,基本由编辑部通知作者单位,再通告期刊编委会,并撤搞。但这只能治标,并不能治本。

       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建议,科学期刊应该建立统一的监督制度,在发现问题后进行及时处理。可以出台一个系统性的学术规范,然后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共识。

       除此之外,个别期刊也存在贩卖版面的情况。钟紫红坦言,个别编辑为了私利而使用稿件,因而她建议,具有终审权的编辑与投稿人之间,不应存在任何私人的、专业的和经济的利益瓜葛。

       长期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林义华提议,对当前学术腐败的行为人,应抓紧建立全国性的出版单位内部共享平台。这样,每一遭遇学术不端的单位,都可以把行为人的情况通报到内部平台,全国同行都能看到。

       林义华说,建立共享“黑名单”,目前技术可以实现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