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术不端问题不能全推给体制

5月30日上午,历时4天的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。中国科协第八届主席韩启德受访时表示,中国科协“十二五”期间将加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,推动科研诚信立法,并建立学术不端行为独立调查机制。

  口诛笔伐之下,学术不端行为仍难言被遏制。当学术不端从普通教师发展到院士、长江学者身上的时候,当学术失范从小人物演变到重点大学校长身上的时候,我们不得不承认,社会将为学术界的堕落和沉沦支付沉重的信任下降的代价。而这也告诉我们,与学术不端作斗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更不是短期的事情,而是如韩启德主席所言,“是一个长期过程”。

  对此,韩启德主席开出药方:“科学体制机制如不进一步改革,评价技术不改革,管理机制不进行改革,包括科研资源分配的机制不进行改革,那么学术不端就很难从根本上解决。”但笔者认为,遏制学术不端行为,除制度机制变革外,还需更多努力。

  如此理解并非针对韩启德主席,而是针对当下学界的潜意识——把问题完全推给体制。而在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过程中,有两种倾向值得商榷。
 

  把问题归结为体制几乎是当下所有中国人的“惯例”。每每不端行为被揭发,不端者总将体制问题当作“挡箭牌”。似乎一拿体制说事,犯下不端的事实就与我们这些生活在现实中的个体无关。笔者以为,学术不端问题与体制有关,但决不能完全归于体制。尽管我们人人诟病学风问题,但是就是在同样的体制下,有些学者不是同样遵守了学术伦理规范,而另外一些学者走上了相反的道路吗?

  另一个倾向,迷恋技术在治理学术不端中的作用,某种程度上让学术不端行为更加难以遏止。例如,现在几乎所有高校和学术刊物都开始采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,似乎一采用就万事大吉了。而实际上,经过简单的润色、修饰甚至句式的变换就可以欺骗过“技术”。这让抄袭行为更富“技巧”性,也助长了不端者的侥幸心理。

  实际上,笔者认为,治理学术不端需要强化学术共同体的良知与道义维度。在某种程度上,比犯下不端行为更值得警惕的,是对学术不端的无意识认同心理或者无所谓态度,诸如“其他人比我更糟糕”之类的辩护词。因此,治理学术不端,不仅需要“技术围堵”,需要制度环境,更需要良知与道义的重塑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