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了那么几篇文章后,发现这似乎快成一个规律了:英文论文写作,写完论文之后,第一遍核查能找出大小错误几只,第二遍核查时犯困,第三遍干脆交予老师,又查出逻辑错误若干,第四遍修回依然认为自己没有错误了,第五遍带着几个排版错误带回来。第六遍交予杂志社,修回时又是若干逻辑错误。
如何提高论文修改效率,少折腾,不仅涉及专业学术问题,更重要的是个管理问题。
个人认为,先有个纲领,照做,依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修订,并不断实践,以致作为一种习惯履行下去,应该是个不错的方法。
其实在写第一篇文章的时候,就想搞一个雏形了,但是懒惰作祟,最终没有实现。想来懒惰的确是世俗之人的大忌,戒之,忌之。
在此先扔出一个雏形吧。
写作准备:
1. 文章不是为了写而写的,在实验准备的过程中,每一个实验的设计和预计目标要有清晰明确的方向,尽量不要遗漏实验因素。有些筒子们出于各种目的凑文章,可能会有一些对做事情本身的思考的遗漏,这样是不容易写出好文章的。这就好比设计个储藏柜,然后往里面塞东西
2. 按调理整理实验数据和报告,如果文章复杂而庞大,比如毕业论文之类,列出个清单把东西分类整理好,每一部分要注意强调的参数等说明。就好比给储藏柜写个物品整理单。
3. 写作,翻译,或者干脆用英文思维写作。
4. 参考文献,根据所投的杂志,多引用一些该杂志上的相关文章。如果没有多少相关的,建议换个杂志投递。。
初稿处理:
1. 初稿,注重文章的逻辑性,是否有重点失衡的嫌疑。
2. 英文语法修改。
3. 排版成杂志社的要求,对于word的,所见即所得,比较简单,但是排版细节可能会让人抓狂,想砸了电脑。对于Latex,只要搞到模板,就很简单。不知是受盗版软件的侵害还是什么,Latex有时出现一些匪夷所思的结果,如某些字母显示成了问号,参考文献的引用顺序不是想象中的,之类之类,这就要求进一步审阅的时候要谨慎。
审阅排查:
1. 符号是否显示正确?微米的那个不是u,搜狗打出的℃在word中顽固的坚持宋体格式,这个人家国外的机器很可能显示不出来,或是在Latex中显示不出来,等等各种希腊字母什么的,仔细搜索修改。
2. 使用的名词是否在文章前后一致?比如前面大写,后面小写,前面是一种缩写形式,后面是另一种缩写形式等。
3. 上下标是否有遗漏的地方?
4. 如果是中文的,的地得是否区分清楚?是否还有错别字?(真的很丢脸,这是俺常犯的错误)
5. 图片中涉及到的字母缩写是否已有解释?
6. 图片中的字大小是否和正文中的字大小差不多,清晰不?
7. 图片中的线条是否足够粗,是否清晰?
8. 如果黑白打印,图片中的彩色线条是否依然可以通过线条符号区分?
9. 公式的编号是否正确,是否显示正确?
10. 参考文献引用次序是否混乱,姓名书写规格,文献出处的格式是否一致正确,杂志名的缩写是否是公认的?关于参考文献,word最好使用自带的引用工具,但是不要忘了最后检查自动生成的东西,很可能发生字母错乱的现象,Latex也要注意检查显示是否正确,可能有时候需要多Latex几下。
11. 正文中引用的图片表格的标号是否正确?文章有时候需要来回修改图片表格,容易错乱。
12. 标题,每个词的首字母是否一致都大或者之后第一个字母大写?
13. 作者姓名是否书写规则一致,机构有无错误?
一条一条审阅完毕,改好,打印出来进行通读,继续逮漏网之鱼。
改到这个地方的时候,人就疲惫了,往往自己查不出什么毛病了,换一个人来看也许能出现很多新的毛病,这也是一个方法,剩下的,交给编辑好了。